10月31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交通運輸部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交通運輸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落實舉措,推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舒馳主持發布會,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侯振興、部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舒馳介紹,大會勝利閉幕后,交通運輸部第一時間召開部系統干部大會、部務會等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下一步,將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系統梳理黨的二十大涉及交通運輸的各項決策部署,制定分工方案和落實舉措,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的強大精神力量。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提出和推動交通強國建設,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到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擘畫了宏偉藍圖、注入了強大動力,作為交通人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舒馳說。
5年來,交通運輸部黨組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推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現良好開局,交通運輸成為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領域之一。截至目前,我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航空航海通達全球,郵政快遞通村暢鄉。
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
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交通運輸部將抓好“兩個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落地實施,不斷開創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局面。
經過幾年努力,“公轉鐵”“公轉水”成效明顯,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貨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23.4%。
韓敬華說,交通運輸部將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政策引導、市場驅動,重點突破、系統推進”的原則,以發展多式聯運為突破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促進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推進運輸服務規則銜接,積極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持續推動“公轉鐵”“公轉水”。
交通運輸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侯振興介紹,近年來,交通運輸系統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強網絡、建體系、抓創新、促開放、優治理,取得了積極成效:加快培育內需體系,積極擴大交通有效投資,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維持了高位運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促進國際物流穩定運行,前三季度中歐班列開行超過1.1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累計發送超過50萬標箱。
交通運輸部將抓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工作,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當前,全國公路項目正搶抓第四季度的施工期,爭取全面完成年度建設任務。1月至9月,全國新開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項目299個,建設總里程9645公里,項目總投資8826億元。
顧志峰介紹,交通運輸部將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實施一批公路重大項目,更好發揮重大項目對經濟穩定運行壓艙石的作用,努力構建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
暢通各級應急運輸保障電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已連續奮戰6個月。目前,全國交通網絡總體暢通,主要物流指標穩中向好,10月1日至25日,全社會日均貨運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鐵路、公路、水路、郵政快遞日均貨運量或業務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6%、0.3%、9.8%、1.6%,民航日均貨郵運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韓敬華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交通物流保通保暢任務依然十分繁重。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網絡暢通有序,持續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暢通各級應急運輸保障電話,督促指導各地科學精準實施貨車通行管控措施;全力保障重點物資運輸通暢高效,加強對煤炭鐵路接卸、港口下水、港口庫存的動態監測,強化鐵路、港口協同聯動;持續推進紓困解難政策落地落實,積極引導大型生產制造、商貿流通、電商平臺等貨主企業,加強與骨干物流企業協同協作,保持運價總體平穩,切實讓貨車司機、物流企業享受政策紅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