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車展獲悉,2024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出“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并提出強化政策保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
實際上從去年底以來,國家層面便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加快我國城市公交電動化進程。
比如說,在去年11月中旬,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印發《關于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將北京等15個城市作為試點。根據預期目標,公務用車、城市公交車等領域的推廣數量預計超過60萬輛。
再比如,在去年12月份,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對90對北京、上海、天津等在內的90多個重點城市明確提出了發展新能源客車、加速城市公交客車電動化進程的具體指標要求。
在時隔兩個多月的今年3月中旬,國務院再次出臺《方案》,并特別強調要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并提出強化政策保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
汽車總站網認為,《方案》的及時發布,不僅是對前期系列政策的延續,更是對其加強和落地執行的督促,對支持今后我國城市公交車電動化進程將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是對2024年我國新能源客車行業發展的再次加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發布的《方案》,對促進我國城市公交客車電動化進程而言,與之前政策的側重點有些不同。
其不同點主要體現在:
一是之前政策著重點是強調通過采購更多新能源客車這樣的新車指標考核,來提高各地的公交客車的電動化率,以達到推進各地城市公交客車的電動化進程。而本次《方案》重點強調的是通過加大對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的更新換代,在各地保證城市公交電動化率的大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國城市公交客車的電動化質量和安全水平。
道理很簡單,如果各地只注重當前采購新車的電動化,而忽視了已經服役多年、而且仍然在運營、很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新能源公交客車的更換,雖然這些老舊新能源客車仍然被統計在各地城市的電動化率范圍,但這種的“電動化率“顯然是含金量不高的,甚至是不安全的”電動化率“;另外老舊新能源公交客車一般都存在故障率較高的問題,經常耽誤其出行效率,影響當地居民出行,進而影響當地百姓的民生。國家正是基于這種更深層次的考慮,因此《方案》中更強調要“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
一言以蔽之,《方案》注重的不僅是各地城市公交客車目前的電動化數量,同時更要注重電動化的質量。
二是《方案》給出了具體的方法和指導意見。
汽車總站網注意到,本次《方案》在強調“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的同時,并指出了“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這實際上,就是說對“具備更換老舊新能源公交客車條件,但卻缺乏資金”的地方,國家指明了籌資渠道。說白了,就是各地政府可以合法、合理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給各個城市的交通發展獎勵資金來更換老舊的新能源公交車輛及動力電池。
三是《方案》選擇在今年“兩會“剛結束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及時發布,是對今年”兩會“上多位代表提出的“有關我國城市公交客車議案“的一個側面回應。
眾所周知,在剛結束的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就當前我國城市公交客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專門的建議。比如部分代表認為當前我國部分城市資金短缺,支持新能源公交客車發展的力度不夠,因此建議國務院應該出臺進一步推進城市公交客車優先發展的政策文件,比如可以將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購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范圍。
另外還有部分代表認為,部分地方政府在新能源公交客車的動力電池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具體來說,就是認為目前新能源公交動力電池運行中存在安全隱患;同時在部分老舊的新能源公交客車中,動力電池衰減嚴重,缺乏預警機制。
針對上述問題,代表們建議,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及時對老舊新能源公交車輛出臺“更換動力電池指南“,同時對老舊新能源公交客車的動力電池建立監測和預警機制。讓城市新能源公交客車在今后的運營中更加安全。
因此,汽車總站網認為,《方案》選擇在今年兩會剛結束這個關鍵時間節點及時發布,是對今年兩會上多個代表提出的“有關我國城市公交客車議案“的一個側面回應。
不僅如此,汽車總站網還認為,《方案》中指出要加大新老城市新能源公交客車的替代,是科學培育當前新能源客車增量市場的客觀需要。
由于去年以來,國家取消了多年來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我國的新能源公交客車市場也因此陷入了近年來少有的“低谷期“。“如何尋找新的突破口、培育新的增長點“成為當前推動我國新能源客車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個現實問題。
雖然鼓勵支持各地大量新增新能源公交車輛,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及激活2024年新能源客車的部分增量市場,但必須考慮到當前新能源公交客源因受到軌道交通、私家車及電動自行車、網約出租車等多元城市交通工具的擠壓而導致其客源大量流失的客觀現實。因此如果各地都不顧實際的一味增加新的公交客車,在客源不足的大背景下,如果無限制的上新車、開劈新公交線路,必定會導致新車及線路資源的浪費。換言之,單純依靠添購新城市公交車輛來培育今后的新能源客車增量市場,可能會造成“得不償失”的后果。
如果持續推進各城市老舊新能源公交客車的更換,可能就不存在“資源浪費”和“得不償失”的問題。也就是說,通過促進老舊新能源公交客車的更換,可能是培育2024年及以后新能源客車增量市場的一個比較不錯的途徑。
總之,《方案》中指出要“持續推進新老城市新能源公交客車的替代”,是科學培育當前我國新能源客車增量市場的客觀需要。
綜上分析,國務院發文持續推進公交車電動化替代無疑是給今年及以后我國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加力。
相信在國家各類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2024年我國新能源客車會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