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鐵路聯盟(UIC)發布實施由我國主持制定的UIC標準《高速鐵路設計 基礎設施》(IRS 60680: 2022),該標準是高速鐵路基礎設施設計領域的首部國際鐵路標準,也是繼《高速鐵路設計 通信信號》(IRS 60681:2021)之后發布的第2部UIC《高速鐵路設計》系列國際標準,彰顯了我國鐵路在推動標準國際化、促進制度“軟聯通”方面的新擔當新作為。
《高速鐵路設計 基礎設施》(IRS 60680:2022)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專家主持,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十余個國家的20余名專家參與,歷時4年編制而成。
該標準在全面總結世界高速鐵路基礎設施設計成功經驗、系統集成先進技術、充分吸納先進科學理念的基礎上,引入代表中國高速鐵路頂層設計理念的總體設計相關內容,吸納中國高速鐵路列車荷載圖式、路基填料分類標準及壓實指標、橋梁梁部及墩臺設計指標、隧道圍巖分類標準等核心技術,吸收中國高速鐵路設計超高、最小曲線半徑、線間距等關鍵標準,推介中國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和動車組四級修程等優勢技術,并首次納入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手段,最終確立了UIC高速鐵路總體設計、線路、路基、橋梁、隧道、軌道、車站、動車組運用檢修設施、維修設施、綜合防護、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設計理念、關鍵參數和技術要求,為世界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國際鐵路聯盟(UIC)成立于1922年,是由70個會員國組成的非政府性國際鐵路組織,現有成員單位208個。近年來,國家鐵路局積極推動鐵路行業相關單位參與UIC標準化工作,截至目前我國累計主持制定UIC標準31項(其中14項已發布實施),累計參與制定UIC標準30項,我國主導或參與的標準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