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公交作為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票價定價不僅關系到公交企業的經濟效益,更與廣大市民的出行成本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合理的公交票價定價不僅有利于公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于優化城市交通結構,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不同的定價方法,探討其優缺點,以期為公交票價定價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一、成本導向定價
成本導向定價是基于公交運營過程中各項成本來確定票價的方法。
1.成本加成定價法
公交企業在運營總成本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利潤率來確定票價。利潤率的確定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競爭和乘客的承受能力等因素。成本加成定價的公式:P=C/Q*(1+r)P——票價Q——客運量
C——客運量為Q時的總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折舊)
R——利潤加成比例
優點:◇ 通過設定合理的利潤率,保障公交企業在滿足運營成本的基礎上,獲取一定的利潤,確保公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 數據由企業自行掌握并計算,降低了定價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同時計算方法簡單,不需要復雜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
缺點:
◇ 成本加成定價法主要基于公交企業的成本來確定票價,忽視市場需求以及乘客的意愿,票價制定過高,導致公交乘客流失。
◇ 成本加成定價方式相對固定,缺少足夠的靈活性。
2.平均成本定價法:
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公交企業將運營成本分攤到每個單位的服務上,以得出每個單位的平均成本,在保證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保證企業的正常利潤。平均成本定價法的公式:Pa=TFC/Q+VC+γPa——單位票價TCF——總固定成本Q——客運量VC——單位運量可變成本γ——單位運量正常利潤優點:
◇ 確保公交企業的運營成本得到保障,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 基于平均成本定價法,票價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維持相對穩定,有助于乘客出行的穩定性。
◇ 定價過程相對透明,乘客和監管機構更容易了解票價的形成機制。缺點:
◇ 票價的制定無法準確反映市場的需求和乘客的支付意愿,導致票價的制定與市場脫節。◇ 票價調整能力有限,無法及時應對市場的波動。
3.邊際成本定價法:
每提供一個額外的運輸服務單位所帶來的額外成本,即邊際成本,以此為基礎確定公交票價。邊際成本定價法的公式:P=△TC/△QPa——單位票價
TC——運輸成本Q——客運量當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收益時,社會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優點:◇ 邊際成本定價法能夠反映增加單位運輸量所增加的成本,有助于企業更加合理地分配運力資源。
◇ 邊際成本定價法制定的公交票價相對較低,能夠減輕乘客的出行負擔,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缺點:◇ 邊際成本定價只考慮了成本的邊際變動狀況,不足以覆蓋全部固定成本,公司可能會面臨虧損的風險。
◇ 邊際成本定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精準計算,同時因邊際成本經常發生變動,影響公交票價的穩定。
4.盈虧平衡定價法:
公交票價盈虧平衡定價法是一種基于公交運營成本來確定票價的方法,旨在使公交公司的運營收入與成本達到平衡,從而避免虧損并實現盈利。盈虧平衡定價法的公式:P=(TFC+TVC+R)/Q
P——票價
TFC——總固定運輸成本
TVC——總可變運輸成本R——企業預期利潤Q——客運量
優點:
◇ 有助于促進企業不斷優化運營效率,減少浪費,降低總體運營成本,激勵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 通過盈虧平衡定價法,企業在保證提供穩定服務的同時,保持財務健康,有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缺點:
◇ 為實現盈虧平衡,票價可能會偏高,導致客流量減少。
◇ 盈虧平衡法主要關注運營成本與收入的平衡,忽略市場需求的變化。
5.差別成本定價法:
根據不同的乘客群體、服務時段、線路長度等因素,對公交服務進行差別化定價,根據不同成本因素,制定不同的票價。優點:
◇ 通過差別定價法,引導乘客合理出行,優化公共交通資源配置。
◇ 差別定價法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出行群體的需求。
◇ 差別定價法可以幫助公共交通系統保持競爭力,吸引更多的乘客選擇公交出行。
缺點:◇ 差別定價法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基礎,增加了票價制定的復雜性。
◇ 差別定價法需要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如智能票務系統等,對公交企業的信息化技術要求較高。二、需求導向定價
公交票價需求導向定價法是一種基于市場需求的定價方法,能夠反映乘客的支付意愿和出行需求,以實現公交服務的供需平衡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1.價值定價法
公交票價價值定價法是根據乘客對公交服務的認知價值來制定票價。優點:
◇ 票價與乘客所預期的價值相匹配,有助于提升乘客的滿意度。◇ 企業可以更加靈活的應對市場競爭和乘客需求的變化。
◇ 有助于引導乘客選擇更加高效、環保的出行方式,優化城市交通資源配置。
缺點:
◇ 乘客認知價值獲取難度較大,需要大量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來實現。
◇ 乘客的認知價值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不同乘客對同一公交服務的價值認知可能存在差異。
2.需求彈性定價法
公交票價需求彈性定價法是一種基于公交服務需求對票價變動的敏感程度來制定票價的方法。這種定價方法主要依據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即公交服務需求量隨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彈性系數公式:Ed=(△Q/Qa)/(△P/P)△Q——需求量的變化量Qa——基期需求量
△P——票價的變化量
P——票價根據公交票價需求彈性的大小,企業可以制定相應的票價調整策略。當需求價格彈性較小時,可以適當提高票價以增加收入;當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時,則應謹慎調整票價,以免導致需求量大幅下降。優點:◇ 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票價,靈活適應市場需求,保持客流量的穩定。
◇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公交資源,避免在需求低峰期資源浪費。缺點:
◇ 需求彈性定價法要求公交企業具備準確預測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然而,由于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種預測往往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風險。
參考文獻:
[1]章玉,胡興華.城市公共交通票制票價優化與財政補貼機制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11-17.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