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指揮部指揮長、天津地鐵8號線項目負責人,今年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
當前地鐵8號線項目上,陳越正忙于指揮湘江道站等4站5區間盾構收尾施工、車站建設等,帶領項目團隊精益求精,力爭建設品質地鐵,助力“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參加工作近20年來,陳越就是這樣敢闖敢試、追求卓越,成為一名地下深處匠心筑夢的優秀地鐵工程師。
多年來,陳越刻苦鉆研施工技術,創新性解決了大量現場遇到的技術難題。在地鐵8號線項目湘江道站施工中,全新的矩形土壓平衡頂管機進行施工。“由于該區間單線長52.5米、埋深12.7米,隧道長度太短,暗挖施工成本高,所以采用寬5.9米、高6.7米的矩形土壓平衡頂管機施工是最高效的方案。”項目負責人陳越說。矩形頂管技術是采用頂管機邊切削,邊排土,邊頂進,將預制管節逐段向前推進的一種非開挖施工工藝。其核心就是高效地將預制管節空間與土體進行地下空間體積置換,具有良好地層適用性。面對挑戰,他發揮“定海神針”功效,帶頭學習新知識、新工藝,帶領團隊反復研究技術方案,最終實現國內首次使用矩形頂管機在地鐵隧道正線掘進,為隧道建設技術的進步貢獻了寶貴經驗。
面對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和緊張的施工周期,陳越帶領團隊將技術創新作為破解難題的關鍵。在富水軟土地層這一施工難題面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富水軟土地層下盾構機始發斜交下穿既有地鐵車站關鍵技術”。這一技術突破背后,是他無數次深入現場,與技術人員并肩作戰,反復論證方案的縮影?!拔覀円穸軜嫏C一樣,奮力地向前掘進,再硬的巖層也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标愒降脑捳Z,堅定了團隊信心。
陳越與團隊積極推動各項創新工法的應用,如“富水砂層下樁底擴孔灌注樁施工工法”等。這些工法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節約了大量成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