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七虎現場指導施工。
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之際,中央軍委27日在京隆重舉行頒授“八一勛章”和榮譽稱號儀式。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等獲得“八一勛章”。記者昨從市住建部門了解到,錢七虎院士與揚州有一段不解之緣。
曾擔任瘦西湖隧道專家組組長
錢七虎是江蘇昆山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國防工程學院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60余載從事防護工程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了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體系,解決了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鮮為人知的是,錢七虎院士曾擔任瘦西湖隧道建設專家組組長,在瘦西湖隧道建設中攻克了世界性技術難題,并解決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談起錢七虎院士,時任瘦西湖隧道工程負責人、總工程師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建設處副主任余郁回憶。
瘦西湖隧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揚州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建項目、工程量最大的市政工程。2011年8月21日,瘦西湖隧道修建工程在蜀岡-瘦西湖景區內破土動工。該隧道是揚州市區文昌路以北一條貫穿東西的通道,處于揚州著名景區瘦西湖及古城遺址地下,隧道全長4.4公里,其中主體隧道段長1.28公里。工程采用盾構施工工藝,單管雙層,上下層各布置兩條車道,直徑14.5米,采用14.93米超大直徑盾構機掘進施工。但讓人想不到的是,2013年2月21日,盾構機在艱難行進了20米后,刀盤黏附增多、土艙及氣泡艙內黏土堆積等一系列問題陸續暴露出來,導致每掘進2米需要循環36小時才能基本排出渣土,若按照這個速度掘進,即便不出任何意外,也得需要3年時間才能貫通,這顯然不能確保隧道按時建成通車。“在全斷面老黏土地層中推進泥水盾構,在世界上尚屬首次,是一個世界級難題,無成功經驗可借鑒。3月15日,指揮部邀請包括錢七虎院士在內的多名國內知名盾構專家前來‘會診’。”余郁說,錢七虎院士被聘為瘦西湖隧道建設專家組組長,經過專家組建議,最終確定了“瘦西湖號”盾構機的改造方案,拆除影響渣土外排的格柵、碎石機,增加4套高壓沖洗水槍。
2013年4月1日上午,盾構機在停機23天后,正式恢復推進。通過對盾構機沖刷系統、泥水分離系統進一步改造,不僅解決了全黏土層盾構泥水處理這一世界級技術難題,還創造了超大直徑盾構機在全斷面黏土地層平均日掘進4環8米、最快日掘進6環12米的兩項世界新速度。
曾六下揚州關注瘦西湖隧道建設
“在此后的瘦西湖隧道建設過程中,錢七虎院士曾經六下揚州,察看工程進展,幫助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同時參與瘦西湖隧道工程的專家驗收。”余郁說,錢七虎院士等專家的加盟,為瘦西湖隧道高速、高質建設提供了保證。2014年9月19日,4.4公里長的瘦西湖隧道建成通車。這項工程也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
在專家指導下,瘦西湖隧道施工注重“綠色施工”,建設方中鐵十四局組織專家開展《蜀岡-瘦西湖風景區黏土地層泥水處理綠色環保關鍵施工技術》重大課題立項攻關,同時在施工揚塵、噪聲控制、光污染控制等方面采取科學、全面的綜合治理措施,使各項控制指標均達到國家要求,由于在工程文保、環保、水保等方面的優秀表現,在中國建筑業協會公布的2013年第三批“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名單中,揚州瘦西湖隧道工程榜上有名。2017年,瘦西湖隧道項目還獲得了國家魯班獎,并獲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二等獎。
建議西氣東輸改道儀征青山
“西氣東輸”是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管道,其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據了解,當時“西氣東輸管道”過長江的地點原定于南京板橋,在方案意見征求時,錢七虎院士針對長江上游修建三峽工程的實際,同時提出揚州儀征青山附近和長江對岸南京的三江口為砂巖地質,這種地質能確保工程上百年的安全,進而建議將管線過江通道改在揚州附近儀征青山對面的三江口。經過比較論證,國家西氣東輸專家組采納了錢七虎的意見,“西氣東輸”的管線最終從儀征青山和三江口通過。
“板橋位于南京西側,而三江口在南京東側,相比板橋而言,三江口這條線路距離揚州更近,這為揚州未來天然氣的利用和發展提供了方便。”有關專家說。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