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徐成光就如何推進物流保通保暢、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如何、如何幫助企業和運輸經營者渡過難關等社會關注熱點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相關內容在5月4日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出。
多重挑戰下,如何推進物流保通保暢?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如何?如何幫助企業和運輸經營者渡過難關?近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徐成光就社會關注熱點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加大交通運輸企業紓困解難力度
問
受疫情影響,交通運輸企業經營普遍困難,中央一系列紓困解難措施效果如何?還將出臺哪些政策舉措?
答:黨中央、國務院出臺多項助企紓困政策,概括起來主要是“三減兩補一支持一精準”。
“三減”是指減免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等稅費,減免房租,減少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社保費用,這將直接有利于減少企業支出;
“兩補”是指繼續給予新能源公交車購置補貼、給予并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為企業提供補助資金支持;
“一支持”是指給予金融保險政策支持,設立1000億元交通物流領域再貸款,開辟信貸審批“綠色通道”,給予貸款展期和續貸安排,開發針對性保險產品,緩解運輸企業和貨車司機資金緊張,避免資金鏈斷裂;
“一精準”是指實施精準疫情防控舉措,減少通行限制,優化企業和貨車司機經營的外部環境。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還將從四個方面進一步幫扶相關企業紓困解難。
一是抓好紓困政策落地。督促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全面落實國家出臺的紓困政策,全力落實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免征增值稅、實施交通運輸業留抵退稅等政策。
二是推動幫扶舉措見效。指導企業用好用足、應享盡享國家財稅支持政策,持續加強行業運行和企業經營狀況監測。
三是助力運輸企業轉型。積極發展定制客運、運游融合等業務,引導道路客運企業主動轉型升級。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全面實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助力市場主體闖過難關、更有奔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