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南公交集團安全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持續關注公交駕駛員身心健康,試點推行駕駛員健康監測預警與干預,及時了解掌握駕駛員的身心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干預,推動駕駛員從被動的“要我安全”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安全”,為聚力打造平安公交做出了積極探索。
一、背景
(一)滿足公交駕駛員職業的內在需要。城市公共交通載客量大、環境封閉、運行強度高,直接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城市公交行業作為反映社會文明和諧程度的“民生工程”、“窗口”行業,肩負著為社會提供文明、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務的職責,其運營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全國有近百萬的公交車駕駛員,每天運送乘客達2億人次,每個方向盤的背后,都是幾十上百條的生命,保護好駕駛員的安全,就是保廣大人民群眾的平安。因此,作為道路交通主要參與者的公交駕駛員,不僅應具有優秀的駕駛技能,還需要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良好的人格品質和適宜的心理能力。
(二)落實國家政策法規的必然要求。2018年11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運行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加強駕駛員心理疏導、情緒管理,確保駕駛員心理健康。2018年12月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加強公交車行駛安全和橋梁防護工作的意見(安委〔2018〕6號),要求加強對公交運輸企業的監督檢查,督促公交運輸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和駕駛員身心健康管理。2022年4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強化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安全工作的通知》(交辦運函〔2022〕557號),再次強調加強駕駛員健康狀況監測,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
(三)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構建平安公交的迫切需要。在安全生產管理上,必須轉變工作思路,堅持與時俱進,搞好管理模式的創新,逐步建立并形成以人本管理為中心,以事故防范為目標,以科技進步和管理方式現代化為手段,以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為重點,以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公交駕駛員身心健康監測與管理為關鍵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
二、試點情況
2020年6月,濟南公交集團與北京曙光易通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公交駕駛員健康安全監測預警與干預”項目試點工作,建立了包括睡眠體征數據采集、崗前健康指標測量和體檢報告數據結合的公交駕駛員健康安全大數據平臺。
(一)初期試點
2020年8月,一期試點在中部公司1車隊2個場站啟動,參與試點駕駛員127人。同年12月,二期試點車隊在北部公司6車隊(1個場站)啟動,參與試點駕駛員111人;隨后增加試點車隊南部公司8車隊(1個場站),參與試點駕駛員53人。一、二期試點,場站所有駕駛員都參與,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以下問題:年輕或體檢指標正常的駕駛員,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基本無異常數據,后續會減少使用頻次,甚至不再繼續使用;因為對設備給自身帶來的健康價值了解不夠,駕駛員配合度不高,個別會有明顯排斥情緒;數據有異常的駕駛員,擔心公司會根據監測數據,對個人做調崗調薪的安排,也會不再繼續使用,等等。
(二)精準試點
2021年4月,三期試點在北部公司一至六車隊實施,試點駕駛員387人。本期精準試點人員范圍:最近體檢報告有明顯異常指標的駕駛員、車隊重點關注駕駛員和關注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駕駛員。
(三)設計開發應用系統
為使系統應用更適于駕駛員日常工作流程,符合基層管理人員的日常管理要求,力爭實現最好的效果,設計并開發了崗前簽到應用系統,并對健康APP進行多次升級迭代。
表1 系統開發及優化升級三階段
時期 | 系統開發及優化 |
一期 | 開發駕駛員端手機APP及后臺管理系統 |
開發駕駛員健康顧問端軟件 | |
二期 | 開發崗前簽到系統,建立公交駕駛員崗前簽到與三級干預體系 |
對接公交大腦及主動防御系統 | |
導入駕駛員年度體檢數據,建立駕駛員健康檔案 | |
開發管理端軟件,涵蓋集團管理人員、分公司管理人員、車隊隊長、安全員、調度員、現場調度員等各級管理角色 | |
三期 | 優化公交駕駛員崗前簽到與三級干預體系,簡化操作、保護隱私、升級統計管理功能等 |
根據體檢數據、長期監測數據,生成駕駛員健康畫像 | |
豐富駕駛員端APP健康管理和健康活動相關功能,配合駕駛員通過飲食打卡、記步、健康課堂等方式參與健康活動,加強健康管理 |
三、健康監測預警與干預平臺
(一)分析功能
直觀地了解每個公交駕駛員的身心健康指標(夜間無感體征監測:心搏、呼吸、睡眠、壓力、體動等),發出預警,作為公交調度參考,落實預防為主,建立上崗前的監管機制。
圖1 駕駛員健康安全監測預警與干預平臺
(二)日報統計
每日可方便快捷地查詢到公交駕駛員的監測指標報表,建立健康檔案。可根據心率、呼吸等指標設定,有針對性地查詢心率不齊、呼吸暫停、睡眠情況、精神壓力等。
圖2 異常日報統計
(三)個人健康管理
通過持續性的生理監測和主動預警干預,使公交駕駛員隨時了解和重視自身健康狀況,提升健康意識,及早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干預或治療,從根本上緩解小病變大病、大病變重病現象的發生。
(四)健康報告
系統綜合個人體征監測數據,定期出具整體健康報告,便于及時了解駕駛員健康變化趨勢。
圖3 公交運行周報分析
(五)健康干預
通過網絡直(錄)播方式為駕駛員做生活方式醫學、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呼吸類疾病預防、睡眠類疾病預防及心理健康輔導的健康講座;在健康APP的健康頭條與健康講座內容板塊提供各類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和講座服務;制定專屬的心理健康減壓健康管理計劃,助力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提供健康助理和專業健康行動管理服務。通過多舉措干預,使駕駛員的整體健康狀況逐漸向好改善。
圖4 健康醫學模式和疾病醫學模式
四、應用效果
濟南公交通過試點建設,結合車隊實際運營管理實際,從數據采集、報告分析、系統開發、措施優化等方面,總結并基本形成適合公交企業的一套駕駛員健康監測預警及干預流程,在行業內填補了空白,也為公交行業駕駛員身心健康監測預警及干預提供了管理范式。
圖5 責任事故數和責任保險事故數統計
通過健康監測預警與干預平臺,一方面可以及時直觀的了解到每個公交駕駛員的身心健康指標,提出預警,作為公交調度參考,落實預防為主,建立上崗前的監管機制,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據統計上報責任事故數和責任保險事故數均出現了同比50%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作為職工福利,通過持續性的生理監測和主動健康管理,使公交駕駛員隨時了解和重視自身健康狀況,提升健康意識,及早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干預或治療,從根本上緩解小病變大病、大病變重病現象的發生。
作者:李玉濤 王逢寶
作者單位: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文章發表于《城市公共交通》雜志2022年第9期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