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的全面推行為常規公交的營運生產模式帶來了根本性變革,其中車隊受到的“沖擊”無疑最大。在新形勢下,車隊如何找準定位、主動求變,不斷提升保障OCC指令貫徹執行的能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成都公交集團星辰巴士公司所屬305車隊立足自身線路特點,通過在實踐中的摸索與優化,采用“四線合運”的營運生產組織方式,以更好完成OCC下達的營運生產指令。
為何采取這種方式?營運區域及線路特點所定
星辰巴士305車隊主要營運區域為高新南區天府大道以東中和應龍片區,區域內線路多以支微線路為主,呈現早晚高峰通勤及學生客流較大,平低峰客流稀少的特點。隨著新川科技園企業不斷新增入駐,中和應龍片區新開辦的中小學校不斷增加,車隊逐步承擔了家校專線、家校定制線路和企業通勤線路開行的任務,在車隊整體缺員的情況下,對營運生產的組織帶來了新的挑戰。
目前車隊一共有高峰通勤G線6條,學校專線A線2條,園區高峰線路2條,網約家校定制線路4條,優享家校定制線路8條,早晚平峰學校定制線路4條,新川企業定制線路3條。按照以上通勤線路客流出行需求配車,共需配備車輛為49輛次,遠遠大于車隊在保證常規線路正常運行外所能承擔的人員和配車。
怎么跑?精準匹配客流出行需求的線路生產安排是關鍵
“四線合運”通俗來講就是采取“1+2+1”的運營生產組織模式,在車隊通勤線路、家校線路多,高峰期人員配車不足的情況下,將有限的資源利用最大化。“1+2+1”生產組織模式即為“1條G線+2條家校線路+1條常規線路”,通過各線路不同應班時間的精確計算,按照就近安排的原則,1輛車1個駕駛員將幾條線路串起來的運營模式,實現運力布局與出行需求精準匹配。比如,1名G3路駕駛員,早上6:50接駁學校定制線路,7點40左右到會龍大道上線運行家校線路WY219路,8點回會龍大道上線G3路,平峰就近安排常規線路運行。
通過這種方式,既解決了車隊高峰期人員車輛不足的問題,保證常規線路高峰投放,同時減少了空駛成本,工作日高峰期共計節約11個駕駛員,11輛車,日均減少空駛里程約100公里左右,年均減少空駛里程約2.28萬公里。
如何保證?與業務深度融合的黨建工作是支撐
“四線合運”的方式看似簡單,但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十分繁瑣,一方面是駕駛員,高頻率的換線是否可以適應,心理上是否存在畏難情緒?另一方面,“四線合運”是否能滿足搭乘這些線路乘客的需求?每條線路的服務質量會不會下降?在黨建引領下,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車隊支部一方面是做好職工思想動員,號召支部所屬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勇于“第一個吃螃蟹”。同時,深入解讀采取這種營運生產模式背后的含義和預期的效果,結合對即將實行新駕駛員工資方案的宣貫,讓一線職工更好理解。另一方面,黨員志愿隊伍主動出擊,通過走進社區、園區,走訪學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強化溝通協調,定期收集出行需求,實現了“2定+1準點”,即與企業職工、學校學生及家長約定以定時定站準點候車乘車的方式,解決固定乘客特定時間出行需求,保障線路服務質量。
星辰巴士還將通過全方位考評體系的建立,鮮明樹立“獎優罰劣”的導向,深化鞏固“新三能”機制改革成果,進一步激發所屬車隊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創新營運生產組織方式,為市民幸福出行拿出“最優解”。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