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2024屆高校畢業生校園招聘簡章
一、公司簡介
我們是中國隧道及地下工程國家隊
四十余載,攻群山、戰長隧
引領我國隧道科技四次跨越
146次穿越江河湖海
13次穿長江黃河,20次穿黃海、東海、南海,23次穿珠江
11065公里,是我們在地下走過的里程
10%,是我們承建隧道在全國的占比
42個,每座地鐵城市都有我們的身影
130臺,TBM盾構擁有量位居同類企業首位
海外工程遍布歐美亞
躋身國際建筑市場第一梯隊
中國隧道成為閃亮世界的“國家名片”
二、發展平臺及福利待遇
——大產業——
我們是世界500強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員企業,是一家集投資、設計、科研、施工、修造、運維六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企業集團,業務涵蓋全部基建領域。具有鐵路、公路、市政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鐵道、公路、市政行業甲級設計資質,甲級測繪資質。
——大學校——
企業先后,共培育出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名、全國勞模5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5名等模范先進。迄今共有960余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評審或驗收,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7項,擁有國家級工法27項,累計獲魯班獎25項,詹天佑大獎45項,國家優質工程獎75項。
——大家庭——
全集團員工總數14824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8494人。下轄8個施工型子分公司,8個功能型子分公司,以及8個片區指揮部、17個省級營銷分公司和10個境外分支機構。
——大舞臺——
企業在建項目300多個,遍布世界各地。擁有隧道掘進機及智能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隧道結構智能監控與維護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狀態監測與評估中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核心期刊《隧道建設(中英文)》。
——豐厚薪酬福利——
【薪酬待遇】2023年全集團國內在崗員工年均收入14.5萬元;國外項目員工年收入38萬以上。新入職員工國內薪酬水平年均在9萬-15萬元。
【社保福利】單位為職工足額繳納“六險二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
【休息休假】職工享受的假期包括享受帶薪年休假(分為國內員工年休假、境外員工年休假)、調休假、搬家假、探親假、通勤假、婚假、產假、護理假、公益假、哺乳假、計劃生育假、工傷假、病傷假、喪假、事假及其他國家法定節假日休假權利。同時新入職見習生享受每季度7天的強制調休假。
【持證津貼】對考取國家相關的執業資格證書和崗位證書給給予持證津貼和一次性獎勵,其中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注冊電氣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津貼10000元/月、一次性獎勵30000元,注冊造價工程師津貼2000元/月、一次獎勵5000元,一級建造師津貼3000元/月、一次性獎勵30000元,等其他企業所需的注冊類執業資格證書均有相應持證獎勵和津貼。
【健康體檢】每年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健康體檢。
【安家費用】根據學校層次、專業及學歷層次不同一次性發放安家費,標準5000-30000元。
【院校津貼】根據學校層次、專業及學歷層次不同增設院校津貼,按月發放3年,標準為500-2500元/月。
【各類補貼】享受餐補、交通補、住房補助、電腦補助、通訊補助及其他津補貼。
【戶口遷移】可簽轉單位所在地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杭州、鄭州等地戶口。
——員工培養晉升——
【職業生涯規劃】實施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建立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加快職業人才培養,規范員工職業轉換、輪崗機制,幫助員工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超越。
【職務晉升】按照技術管理、行政管理、黨群管理等不同管理方向晉升,土木、機械類專業本科、碩士研究生畢業3-5年可成為項目技術負責人。單位具備工程技術專家、工程經濟專家、財務與會計專家、職業項目經理等培養能力。
【職稱晉升】單位具有國家授權的工程系列、經濟系列、會計系列等職稱評審權。本科畢業生畢業5年可申報中級、畢業10年申報高級、畢業15年申報教授級高級職稱,碩士研究生畢業2年申報中級、畢業6年申報高級、畢業11年申報教授級高級職稱。
三、我們對你的要求
——學歷要求——
重點本科及以上學歷2024屆優秀大學畢業生。
——專業要求——
土木類、地質、采礦類、機電類、安全環境類、工商管理類、財會類、中文、法學類、工程造價類、物資管理類、其他工程工學類。
——其他要求——
1.團隊協作能力強,勇于接受挑戰和承受工作壓力。
2.班干、團干及在科研、發明方面有特長的畢業生優先考慮。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